人大研究报告: 网约车兼职司机能创造更大社会福利价值
2021/03/11
近日,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苗萌团队发布了《共享出行平台社会福利测算研究报告》,通过经济学计量方式,首次精确衡量了共享出行平台创造的社会福利,量化了平台对用户美好出行的实际提升效果,肯定了共享出行平台对人们美好生活的贡献。
报告发布当日,汉青研究院召开了“共享出行经济社会价值”的学术研讨会。会上,汉青研究院助理教授苗萌介绍到,此次研究报告,为了更加精准测量共享出行平台的社会福利价值,通过以滴滴出行网约车平台为对象,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创新测算方法和模型,通过2016-2018三年各城市逐日乘客数量、司机数量、应答时长、接驾时长、计费时长以及交通状况等相关完整数据,对共享出行平台所创造的社会福利进行的测算。希望此研究能为测算共享出行平台的社会福利价值提供参考,也为政府部门相关监管政策的改革提供实证支撑。
研究显示,滴滴平台三年累计创造1304.9亿元社会福利,大致相当于成都一年的财政收入。在社会福利的市场参与者中,消费者与生产者福利创造大致呈2:1关系,滴滴平台共为消费者(乘客)创造了886.4亿元剩余福利,为生产者(司机)创造了418.6亿元剩余福利,即消费者实现了更大的福利价值;从城市分布看,一线城市社会福利创造效应最大,其中,北京市创造的社会福利最大为181.6亿元,其次为成都、广州、上海的94.8亿元、71.3亿元和57.4亿元。
共享出行平台社会福利分一、二、三线城市情况(亿元)
报告中,最吸引与会者的结论之一是,“兼职司机具有更高的福利创造率”。研究发现,每增加10万名司机,乘客平均等待时长将下降8.7秒,而每增加10万名兼职司机,乘客平均等待时长将下降13.2秒,作为高峰时段的“运力担当”,兼职司机共为平台创造了31.9%的社会福利。
专兼职司机规模对于乘客时间节省效应系数(上图为专职司机, 下图为兼职司机)
相比专职司机,兼职司机的最大特点是波动性更大,其表现出很强的出行峰谷规律性——早晚高峰期间,兼职司机的劳动力供给远远高于其他时间。这使得兼职司机直接缓解了早晚高峰期消费者高涨的出行需求,显著缩短了高峰期乘客较长的等待时间。所谓“好钢用在刀刃上”,兼职司机通过直接帮助消费者解决早晚高峰“出行难”的问题,极大地缩短了消费者的等待时间,从而产生了更大的边际福利贡献。
上一篇>>全球汽车产业创新大会:洞察汽车消费新趋势
下一篇 >>敢收一包烟,开除;教学耍脾气,批评。这家助残驾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