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围填海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 零星违法填海现象依然存在
2021/03/11
人民网北京8月1日电 (朱江)党的十八大以来,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,将围填海管控纳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部署。2018年7月,国务院印发了《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》(国发[2018]24号文件),强化围填海监管工作,严格管控新增围填海。
昨日下午,记者从自然资源部通报2019年上半年违法用海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,2018年,《通知》印发前(1月—7月),全国共确认违法填海187.48公顷;《通知》印发后(8月—12月),全国共确认违法填海0.94公顷。可以看出,围填海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突破,形成了严管严控围填海的局面。
昨日下午,自然资源部在部机关B503会议室召开新闻发布会,通报2019年上半年违法用海情况。人民网 朱江 摄
2019年以来,自然资源部继续按照“早发现、早制止、严查处”的工作要求,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,综合运用多种监管手段,开展高频率的监管工作,建立了“15天一覆盖”的监管工作机制,及时发现并制止违法用海的苗头倾向,通报并及时移交涉嫌违法用海案件,坚决将违法填海活动遏制在萌芽状态。2019年上半年,全国范围内未出现大规模违法填海现象,发现并制止违法填海行为8处,涉及海域面积约2.15公顷,目前均已移交有关执法机关依法进行查处。其中,山东省1处;福建省7处。
在违法填海得到有效遏制的基础上,自然资源部进一步加大了对其他形式违法用海管控力度,今年上半年,全国范围内发现并制止浮桥、栈桥、堤坝、道路等违法构筑物用海22处,涉及海域面积约9.46公顷,目前均已移交有关执法机关依法进行查处。其中,辽宁省1处,涉及海域面积约0.10公顷;河北省4处,涉及海域面积约1.87公顷;江苏省1处,涉及海域面积约0.84公顷;浙江省4处,涉及海域面积约1.67公顷。福建省7处,涉及海域面积约3.67公顷,广东省5处,涉及海域面积约1.31公顷。
当前,在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,严管严控围填海的局面得到巩固,但零星违法填海依然存在,社会上依法用海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,围填海管控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。自然资源部将指导督促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进一步强化监管,及时发现早期苗头,及时果断处理,防止问题累积,处理难度加大。同时,加强宣传教育工作,倡导依法用海、规范用海、有序用海的意识。
上一篇>>让“夜间经济”少些尴尬